滴滴共享經濟變味 平台一單抽成10%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18/08/27 16:23

最後更新: 2018/08/27 16:30

分享:

分享:

頂著新經濟光環的滴滴屢曝安全問題,折射共享模式背後隱患。3個月內發生兩宗姦殺案的滴滴順風車,據報大多數司機並非為分擔油費而接單的車主,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專職司機」,且滴滴平台一單抽成10%,與公益初衷漸行漸遠。

滴滴順風車是主打「順路共乘、共同分攤車費」的共享經濟,自2014年推出以來,因相對低廉的價格而受到歡迎。滴滴起初並不抽取服務費,相比之下滴滴快車或專車则需抽20%左右佣金。

逃避平台抽成 司機乘客私下議價暴露安全隱患

據內地《第一財經》報道,一位滴滴順風車車主表示,後來滴滴悄悄將每筆訂單抽取5%的服務費,詢問之下被告知是用於平台信息運營成本及保險成本,之後5%的抽成很快又被提高到10%。「目前市內順風車行程滴滴每筆訂單抽成10%,而跨市順風車行程每筆抽成5%。」車主抱怨說,扣除服務費之後,再刨去來回接送乘客的成本,基本上沒什麼可賺。

而為逃避平台抽成,據報不少順風車主在接單後勸說乘客取消訂單、私下議價,給乘客帶來風險隱患,但滴滴對此並未及時做出有效的管理。

據報道,除抽成太高外,滴滴順風車另一個為人詬病的是順風車業務中存在一批以營利為目的的專職運營。而為吸引更多的車主成為順風車司機,大多數時候,平台默許了這些全職順風車司機的存在,卻未進行像快車或專車司機的嚴格背景審核。

今年5月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和日前發生的溫州女生順風車遇害案,嫌疑人都是專職車主。

滴滴順風車「社交」定位 發佈曖昧宣传海報

此外,為培育順風車,滴滴為其賦予「社交」甚至「相親」的定位,在2015年的一次採訪中,時任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表示,過去每天在路上兩個小時,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消耗,但現在通過順風車人們可以認識比較靠譜的人,獲得好的社交體驗,它就變成了一種收益。

滴滴也曾發佈海報,寫道「10分鐘換一輩子」、「當你打開車門,焦躁一秒變嬌羞,突然覺得一直單身都是在等你」、「第一次見面,幹嘛給我免單?第一次看到你就知道,反正早晚連我都要成為你的」。这些頗為曖昧的宣传,被批评成了犯罪的助燃剂。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